走进娄底市第一中学,幢幢教学楼巍然耸立、交相辉映,清脆的读书声随风飘出窗外;绿树掩映中,楼栋、亭台、雕塑、道路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科学现代的田径场上,青春少年挥汗如雨;功能齐全的实验楼中,师生们正在积极探索;图书馆内书香迎面袭来,令人流连。在这里,幽雅怡人的校园环境与浓郁的时代气息融为一体;在这里,现代教育理念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物质化进程与厚重人文底蕴紧密结合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序曲:万里春光从此起
“文涵万古江山气,道续千年丝竹声。”高铁站北,市府南面,孙水河如玉带般环绕着一座现代教育气息浓郁的知名学府:娄底市第一中学。
娄底一中创建于1979年,1981年被认定为地级重点中学,2001年被评为娄底市示范性高级中学,2004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2014年乔迁城南新址,2019年正式成立娄底一中教育集团。
娄底一中是改革开放的新生儿,骨子里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她又是改革开放的幸运儿,伴随新中国改革开放的铿锵脚步成长壮大。娄底一中四十年的历史是一部改革发展、自强不息、走向辉煌的创业史。
四秩华诞,雏凤学飞,挥毫列锦绣,万里春光从此起;百年宏图,潜龙奋腾,落纸如云烟,九天风鹏及时来。
积淀:我的历史 我的精神家园
“我的历史,我的精神家园”,是现任校长范彦江给娄底一中办学的定位。“让每一个孩子创造出最成功最完美的自己。”“让每位教师充满着职业荣耀和生命价值。”是对这一定位的注脚。
娄底一中不会忘记:刘国屏,这位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解放勋章和朝鲜人民共和国军功章的老党员、老革命,在学校开办之初,全面承担起了娄底一中的建设责任;首任校长文服农,一位严谨治校、深受师生爱戴、和蔼可亲的长者;曹运睦、刘习贤、朱连云、刘成军、李桂龙、肖永新、金建雄、邓映民这些娄底一中的领头人,他们办学治校,卓有建树,成绩斐然;现任校长范彦江、党委书记曾佑平,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励精图治,求实创新,锐意进取,让娄底一中的综合办学水平在全省评估中连续4年跻身全省144所省示范校的前25强。
娄底一中不会忘记: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娄底地委书记李顺在校园里亲手栽下6棵雪松、4棵玉兰树;现任娄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荐国,市委副书记、市长杨懿文现场办公;省、市主要领导先后莅临学校考察指导,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精心指导,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名师成就名生,名生成就名校。娄底一中历任领导秉承“立足自己培养,着眼长远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教师队伍由第一批开创者44人,发展到现在的600余人,有李资源、龚子祥、万湘淑、樊义辉、王怡玲、雷正才、何贻新、曾佑平、朱健来、范彦江、冯峥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有蒋次儒、曾令伟、肖柏林、阳春树、彭智旭等40余人次获得省级荣誉;拥有一大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名望甚高的教师:正高级教师范彦江、胡乔翰、毕政之,特级教师刘习贤、胡乔翰、朱红专、戴永康、范彦江、朱玉琼。学校现有高级教师165人,有研究生学历教师110余人;全市高中学科带头人25人,娄底一中就有黄显秋、朱玉琼、肖建华、朱健来、谢红灯、胡朝阳6人。更有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正脱颖而出。
娄底一中40年的历史是一部数代师者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耕耘史。他们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最强音,扎根沃土,辛勤耕耘,栽桃种李,植兰艺蕙;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人才为先”的使命,面向全体,注重个性,诠释了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校友是学校最靓丽的名片,也是母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最好注脚。娄底一中办学四十载,工农兵学商各界英才辈出:有全国五百强民营企业家和厅(司)级党政干部,有将校级军官,有国家特聘“长江学者”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有国外大学终身教授和访问学者,有行业专家和“中国好人”……
40年风雨兼程,40年砥砺前行;40年春风化雨,40年弦歌不辍。40年的时空流转,40年的文化积淀。娄底一中记载了每一个娄底一中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成长经历,是每一个娄底一中人人生编年史中的共同标记。“我”是娄底一中历史中的一个符号,娄底一中是“我的历史”中的有机篇章,是每一个一中人共同的精神家园。无论历史的风尘如何湮灭,无论时间的流水如何洗涤,一个自豪的声音都会回荡在每一个一中人的耳边:娄底一中,“我”的历史,“我”的精神家园!
奋进:改革创新 砥砺前行
娄底一中历任校长坚定坚守党的教育方针,坚定坚守教育的根本任务,坚定追问“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三大问题,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砥砺前行。
40年来,先后开展了“初中活动课程”改革,“中学生自主创新学习课程”改革,“生本智慧大课堂的构建与实践”课程改革,音、体、美、国防教育四项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立人教育: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世界视野的现代公民”综合课程改革。这五次改革,围绕“课程、课堂、课型”,层层深入,直面教育弊端,直指人才培养痛点,直抵教育本质。
2011年8月,范彦江担任娄底一中校长,上任伊始,他就率领全体教职员工,立足新起点,谋求新跨越,大刀阔斧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提出了“办有思想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走以学校发展为主题、以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教育科研为动力、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的快速发展之路。
植树先植根,育人先育德。坚持德育引领,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娄底一中的优良传统,是娄底一中坚定的办学动力和定力。近年来,在继承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倾力打造德育文化品牌。
开展教师素质提升和学生成长“移动课堂”活动,打造了“源头活水来,师生共成长”;开展假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打造了“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历练人生”;开展经典诗文朗诵活动,打造了“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开展“娄底一中青年志愿者”和“爱心义卖”活动,打造了“学会奉献,学会合作,学会关爱”;开展“六十华里远足”大型励志实践活动,打造了“挑战自我,飞扬青春”;开展节日、纪念日和教育日文化活动,打造了“不忘历史,弘扬传统,服务当今”;开展校园绿化、美化、内涵化活动,打造了“一中,我的历史,我的精神家园”;开展“天天5·25”活动,打造了“阳光心态,阳光生活,阳光进取”;开展寝室文化节活动,打造了“生活自理、管理自律、行为自治”;开展国内外游学研学活动,打造了“胸怀祖国,面向世界,体验成长”十大德育文化品牌。
这些品牌活动,2018年被湖南省教育厅评为全省德育优秀案例。
共青团十八大代表左藩源、新时代好少年刘雅哲、新时代湖南好少年肖卓然、张庭洲、中国好人李明华,就是娄底一中莘莘学子中的优秀代表。
40年来,学校改革创新教育成果丰硕。教师队伍中,完成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38项,教育教学成果总量达4672项,其中2012年至2018年的成果达成果总数的43%。2000年以来的体育比赛中,有7人次获得国际比赛前三名,37人次获得国家级比赛前三名,297人次获得省级比赛前三名;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12人次获得国家级奖、38人次获得省级奖。2011年以来,有85名学生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有498名学生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在五大学科奥赛中,有672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前三名,2017年学校跻身全国学科奥赛500强学校的第326名、湖南省20强学校的第11名,2018年跻身全国奥赛500强学校的第288名、湖南省20强学校的第10名;在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有4人获得国际一等奖,7人获得国家级一等奖,65人获省级一等奖。2018年实现井喷式突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者高达1170人次。
近年来,娄底市一中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湖南青少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湖南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安全文明校园、湖南省数字化校园、湖南省教育科研管理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多项荣誉。
达人:做梦想的引路人
“立己达人”是娄底一中“立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遵照有关扶贫政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教育扶贫、援疆援藏、三区支教等扶贫助教工作,以此为切入点,践行“立己达人”的办学思想。
2016年,校长范彦江带队第一次来到新化县奉家镇的大山深处学校——报木小学,决定把这里建成一所大山深处的现代化学校。随后组织爱心义卖活动,连续三年筹集了50多万元善款用于帮助报木小学重建教学楼。学校多次派文化科目、音乐、美术、体育和心理健康专业教师送课下乡,极大地改善了这所山区村小的教育生态。
2018年,按上级要求,学校派驻扶贫队员与市农委扶贫队员组成“市驻长峰村工作队”,入驻新化县天门乡长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校长范彦江、党委书记曾佑平带队先后10多次深入长峰村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制订了相关帮扶规划及项目实施计划。工作队邀请相关专家对村民进行了6次培训,参培人员达到300多人次。带领贫困户到娄底市娄星区土鸡养殖园、绥宁县博世康天麻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参观学习取经。鼓励年轻人创业,成立了新化山农御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帮助贫困户销售土特产品。学校也一直关注着长峰村教育的发展,就长峰“学生综合实践研学基地”的建设进行调研。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帮扶,至今已向该校捐赠学生双人床30多张,棉被150多套;捐赠相关图书2000多套;帮助建设了电脑机房、图书室和学生宿舍……
不忘教育初心,坚定“立己达人”的使命,是娄底一中的责任担当。
溯源:双翼驱动促发展
娄底一中在短短的四十年获得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获得跨越式发展。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懈奋斗的结果,正是有了一群有思想、有干劲的带头人,才有该校现在的辉煌。
校长范彦江表示:“为了学校更好的发展,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优秀学校?优秀学校的内涵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评判,那就是‘学生快乐,教师幸福,社会满意’。第二,娄底一中要怎样去办学校,怎样去做教育呢?应遵循四个‘基于’:基于学生的成人成才,基于教师的成长成功,基于教育教学的规律坚守和延伸,基于学校的优质和可持续发展。受此启发,总结出‘办有思想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的办学理念。这一理念,成为了我和我的团队共同的追求。”
从校长、教师、学生、课程、制度、文化六个层面去生成娄底一中的办学思想,去探索自身优质发展的内在规律,去构建自身不断升华的基本模型,这就是娄底一中“办有思想的学校”的行动路径;“为教育规律坚守,为幸福教育从容,为成‘人’教育淡定,为教育创新开拓”,这就是娄底一中“做有信仰的教育”的“信仰”。
曾佑平书记则从抓党建促学校快速发展的角度,与校党委一班人共同努力,合心、合力、合拍抓党建工作,学校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班子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盏明灯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从党建工作的角度丰富了“办有思想的学校,做有信仰的教育”的学校办学理念。
2015年以来,学校4次被市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范彦江校长被省委组织部评为“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至2019年,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全市教研系统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等都在娄底一中召开,学校作为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接受了全市观摩。2019年1月,学校第二支部通过市直工委达标验收,被评为全市教育系统唯一的“红旗支部”。
腾飞:我们都是追梦人
在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鼓舞下,在国家构建选拔人才新模式背景下,娄底一中的“立人”教育实践将向纵深发展,“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全球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育人方略,将助推娄底一中奋进新时代,实现新跨越。
娄底一中“立人”教育实践从五个方面去达成文化自觉:把握基本前提——以人为本,师生发展;引导基本价值——让孩子们有敬畏之情;实践基本方略——由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转轨、跨越;捍卫基本模式——围绕学科基本思想去构建,落实学科基本文化,展示学科基本魅力,铲除伪科学课改模式;尊重基本规律——人的成长规律,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规律,学科构建与能力发展规律。从而,形成基本的文化磁场,通过浸染、熏陶,形成文化基因,达成文化责任,进而实现“立人”教育综合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是学校深化“立人”教育实践的宏大理想。
“办好一所学校,引领一地课改,成就一代孩子,服务一方百姓”是娄底一中人执着的教育梦想。
无限风光在险峰,开拓履险亦风光。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善于思考,乐于奉献的娄底一中人,都是新时代的追梦人。